兒時的“特色小吃”
兒時有許多自家的美味小吃,它雖然屬于那個特殊年代,有著特殊的背景,卻至今讓我難忘。
小時候住的是平房,冬天到了,和小伙伴們在外邊玩?;貋?,跺著雙腳,呵著凍紅的小手往家跑。一推開門,迎面一股暖流,心里也跟著溫暖起來。小米粥稠稠的,溢著特有的香氣剛剛熬好,煤爐燒得爐蓋都紅了,映得姥姥的臉頰也紅紅的。只見姥姥把地瓜洗凈,切成厚薄適中的圓片放在一個用鐵條編的箅子上烤,而我這時就會坐在火爐旁眼巴巴地瞅著。等到烤地瓜的香味愈來愈濃時,地瓜片也就外焦里嫩地熟了,我的哈喇子也跟著流了下來。
等到哪天改善伙食有魚吃的時候,姥姥會在魚做熟后先把大的魚骨剔出收起來。等過幾天魚味漸遠,我的饞癮又上來的時候,飯桌上就會像變戲法似得端放著一盤黃燦燦的“金豆子”,腥腥的、香香的,酥脆滿口。哦,原來姥姥把先前收起的魚骨剁碎后裹上面糊,灑上鹽和五香粉用油炸成的“魚骨粹”,美味又補鈣,我和哥哥們吃得不亦樂乎。
兒時我?;寄c胃型感冒,發(fā)燒嘔吐得厲害,幾頓不吃飯。母親坐立不安,不知哪天急中生智,做了一碗“醬油醋面條”,讓我有了食欲。先在碗內(nèi)用醬油、醋、香油攪拌均勻,作為調(diào)料,等清水下掛面煮熟后迅速撈入碗中,快速攪拌均勻,再加適量的清湯,一碗香噴噴的面就做好了。這個做法簡單而且開胃的面條在我家流傳至今。
別看是一碗簡單的面,要想做得地道卻是需要技巧的。首先清水煮掛面,水量要足夠多,面出鍋后必須是清湯;其次掛面要煮至八成熟不能過火;再就是順序,先撈入面條,待調(diào)料漬進面條變色后再加清湯。
你也可以做一碗改良版的面,依照自己的喜好添加辣椒油、胡椒粉,也可放入香菜、韭菜、或蔥末,還可點幾滴蠔油、味極鮮,或在里面臥一個軟軟的荷包蛋??傊?,可盡情發(fā)揮你的美食才智,來個我的美味我做主。
當吃膩了地上跑的、天上飛的、水里游的,吃嘛嘛不香的時候,來一碗“醬油醋面條”換換口味,保準讓你開胃又開心。
兒時“特色小吃”的味道里,有貼心的親情,也有回憶的溫情。這種濃郁的味道,不單單是味覺上的,更多是情感上的印記。
(物業(yè)部 王芳)